2023年,國家能源集團將實施“四保一大”發展路徑,旗下57家公司也明確落地實施方案。據梳理,2023年,國家能源集團將打造多個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落地多個重要項目,推進多項前沿技術。
譬如
(1)建設瑪爾擋“水光蓄儲”一體化和海西、海北三個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
(2)打造大渡河上游阿壩州、中下游瀑布溝兩個千萬千瓦級水風光一體化清潔能源示范基地;
(3)推進泉州公司、石獅公司三期等大容量、高參數以及供熱火電機組建設;
(4)開工建設神華九江二期,續建國能九江8號機組、擴建黃金埠二期;
(5)力爭中衛熱電擴建4×66萬千瓦、六盤山2×100萬千瓦項目年內開工;
(6)打造洞庭湖西岸“風光火儲”多能互補示范基地;
()以泰州公司50萬噸級CCUS示范工程為引領,形成百萬噸級CCUS技術集成方案;
(8)推進常州二期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高效清潔二次再熱發電項目;
(9)提前做好虛擬電站轉商運營模式研究,推進虛擬電站與實體電廠協同發展;
(10)積極推進煤電與新能源聯營;
(11)推動5G、大數據等技術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
(12)研究開展全方位冷端優化、熱能梯級利用、電廠靈活性改造等業務;
(13)積極推進“海水制氫”“摻氫燃燒”等重點項目研發;
(14)圍繞可再生能源制氫、煤化工灰氫替代、機車船舶用氫等重點方向,加大氫能制取、加注、儲運、檢測等技術研究;
.....
各公司落地方案中的重點梳理如下:
神東煤炭加快系統改造、裝備升級,向技術、管理、裝備要效率,細化定額量化考核,全面實施精益管理,提升單產單進水平。
準能集團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完善優化煤基納米碳氫燃料性能,全力以赴推動循環經濟項目落地,強化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持續完善科技管理體系,提高科技創新加速度,推動“露天礦用重型卡車關鍵部件研發”等核心技術攻關項目有效實施,實現“5G+無人駕駛”項目順利通過多編組考核運行。
雁寶能源,加快高標準智慧智能轉型,對照攻堅提升目標,加大智能礦山投資力度、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一區一策,全力推進露天煤礦無人駕駛礦卡集群化、人工智能(AI)系統、井工煤礦智能采掘工作面等項目建設,抓好高寒地區大型褐煤露天礦首臺輪斗連續智能開采工藝系統高標準建設,提高生產運輸系統綜合效能,進一步提升少人無人、遠程智能生產水平。
包頭能源加快推進智能化儲煤基地建設,強化增儲增供能力,積極跟進市場,確保外購煤合同兌現,保證煤炭安全穩定供應。
神延煤炭開展智能化示范礦山研究,全面提升智能化系統應用水平。重點推進礦卡無人駕駛項目技術研究,推進智能礦山建設取得新突破。
新朔鐵路圍繞引流上線、增運提效、安全保障,持續加強運輸通道建設,加快推進臥廠兩萬噸改造等一批重點工程建設。
新疆公司2023年聚焦產能、產量、銷量三個過億噸目標,全力抓好安全條件下的最大化生產組織,確保煤炭供應有充足可靠的資源量保障。
平莊煤業高標準推進玻璃溝礦井建設,把蒙西礦業、項目前期辦作為開拓蒙西的橋頭堡,鞏固和提升蒙東四企整體穩產保供能力,確保能源供應穩定。
勝利能源全力推進公司3200萬噸/年產能核增工作,有序推進剝離自營,保供“緊張期”加大采煤、“平穩期”強化剝離。
榆林能源全面提升公司智能化系統應用實效,切實達到“增安、提效”目標,加快重點科技創新項目研發,完成集團2030重大專項先導項目的驗收結題,煤礦固定軌道巡檢機器人研發等項目的后評價,積極推廣成果應用,用科技賦能暢通能源保供通道。
包神鐵路集團扎實路網支撐,加快推進東月鐵路、孤銀鐵路項目建設,開辟蒙西地區煤炭運輸的新通道,建成后甘泉鐵路、包神鐵路、神朔鐵路、塔韓鐵路、東月鐵路、孤銀鐵路能夠提供包括北京、天津、寧夏、河北、山東、東北等多個地區的貨物運輸服務。
國電電力。2023年,國電電力將科學發揮煤電對高峰用電的支撐作用,開展“零非停機組、零非停企業”管理提升行動,切實保障能源安全。在新能源和水電企業,大力推行無障礙新能源場站建設和梯級電站調度能力,提升水能利用率。
江蘇公司。進行4臺機靈活性改造和多電廠供熱改造、管道擴建延伸項目;以泰州公司50萬噸級CCUS示范工程為引領,形成百萬噸級CCUS技術集成方案和“源頭減碳、過程控碳、終端捕碳”的現代能源企業生產方式。推進常州二期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高效清潔二次再熱發電項目,鎮江永興壩抽水蓄能項目列入江蘇省規劃;深入總結“一心兩脈”經驗,立足能源梯級利用、資源綜合利用、廢棄物處置等方向提升綜合能源服務能力,推動熱電聯產項目,配套開發儲能、增量配網以及新能源業務,力爭打造綠色低碳綜合能源示范,深入推進綜合能源示范企業建設。
安徽公司。堅持發展清潔高效煤電的定力,新建大容量高效率高靈活性的綠色火電機組,對存量火電實施節能減排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用足煤電和新能源聯營政策,加快風電和集中式、場站式光伏等新能源項目開發。圍繞火電廠區位優勢,發揮專業技術優勢,探索開展增值服務,全面謀劃多種形式的綜合能源項目,在“電廠+”方面有實質性的拓展,實現電廠與城市、園區深度融合,使綜合能源項目在公司發展中成為一個重要的方面軍。高效推進霍山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積極爭取其他優質抽蓄站點。全力在調峰能力建設上取得更大突破。
浙江公司。高質量做好舟山三期建設,加強重要節點進度控制,年內實現煙囪外筒壁結頂、鍋爐大板梁驗收等關鍵性里程碑。加快推進北侖項目、梅溪項目開工準備,建立時間表、作戰圖,確保項目按期高標準開工。積極推進梅嶼項目工程建設,提前做好虛擬電站轉商運營模式研究,推進虛擬電站與實體電廠協同發展。充分利用現有火電機組通道、調峰優勢,大力推進新能源耦合開發,積極推進煤電與新能源聯營,在集中式光伏、屋頂光伏、分布式風電實現新突破,進一步壯大新能源產業規模,力爭年內新能源裝機總量突破100萬千瓦。
吉林公司。開展火電調峰能力建設、燃料系統數字化系統等重要項目建設,實現核心業務環節數據貫通,將生產調度職能向一體化分析、一體化管控轉變,以科技創新為企業發展賦能。
山東公司。充分發揮集團一體化優勢,堅持區域協同和產業協同,加強燃料保供控價,以高質量電力穩定供應賦能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湖北公司。深入推行設備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大力開展主要設備可靠性對標管理,持續推進運行、檢修標準化建設,按計劃推進火電“三改聯動”工作,優質高效完成剩余煤電改造任務,切實提升設備可靠性和系統響應能力。
廣東公司。錨定開工、投產煤電各200萬千瓦,續建氣電224萬千瓦火電建設目標。深入推進肇慶二期、惠州二期、石角熱電BIM應用建設。
河北公司。加大安全科技投入,積極推進智慧企業和信息化平臺建設,推動5G、大數據等技術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細化燃料保供機制,做好燃料采購計劃及催交催運工作,確保燃煤采購量足額兌現,做到噸煤必爭,確保發電供熱“口糧”可靠供應。
山西公司。深入推進“兩個聯營”,持續開發優質資源,堅持“發展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充分利用在運、在建項目升壓站和送出線路優勢,積極推進一批項目開發建設。深化“三改聯動”,加快推進節能提效、供熱改造、機組靈活性改造,實施好煙氣余熱梯級利用等項目,以實際行動在助力“以煤電保電力穩定”上展現新作為。
四川公司。2023年,公司聚焦“兩降一升”抓管理、抓落實、求實效,全員聚力打好公司提質增效翻身仗。降煤耗方面,火電單位加強儲煤能力建設,通過開展節能降耗科技創新、強化對標管理、做好配煤摻燒、舉辦節能競賽、粉煤灰處置、熱能利用等綜合舉措,最大限度節煤降耗經濟運營。
廣西公司作為廣西最大的火力發電企業,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全力以赴落實集團公司發展戰略和目標任務,在強化能源保供上狠下功夫,充分發揮能源供應穩定器壓艙石作用。
福建公司。深化數字化賦能,全面推進智慧能源建設。加強能源政策研究和福建省規劃布局分析,大力推動公司綠色低碳發展,統籌推進煤電和新能源建設,不斷加大資源獲取力度。推進泉州公司、石獅公司三期等大容量、高參數以及供熱火電機組建設。深入研究開展全方位冷端優化、熱能梯級利用、電廠靈活性改造等業務,推廣應用創新產品技術,有效開拓外部市場。積極構建多能互補格局,自覺服務 “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瞄準能源行業前沿,全力開發光伏項目,推進抽水蓄能項目開發,積極參與海上風電資源競配,不斷提高清潔能源份額。
電科院。堅定不移推動服務提質,建立三改聯動、水電技術等“一區域、一特色”技術中心,打造“中心調度+區域協同”工作新格局,鞏固提升檢測優化、試驗研究、咨詢服務、機組調試等優勢服務領域,為煤電機組安全穩定運行保駕護航。多措并舉強化業務賦能,創新“大數據+技術服務”手段,加快推進遠程診斷系統建設并建立“SIS前置診斷+現場信息資料前置分析+現場查評”評價模式、“前臺+后臺”協同工作模式和“評價+診斷”服務模式,依托區域“雙碳”平臺建設做優碳排放監督評價、專項監察、在線監測等業務,賦能碳排放可信體系建設。
龍源電力。突出風電傳統優勢,全面落實前期發展專項規劃,加快推進大基地項目后續開發指標落地,推動海上風電集群發展,積極爭取“以大代小”等容增容改造,努力拓展海外業務,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創新開展“新能源+”項目,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和重心。改進投產時序,加快開發指標落地轉化,加強項目開發與建設協同,高效落實開工條件,全力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加快實現“十四五”規模翻番目標,持續鞏固全球最大風電運營商地位。
國華投資。聚焦海上風光競配、光伏主賽道和海外項目,創新開發模式,堅持上下聯動、片區包干,壓實各層級發展主體責任,全力爭取優質新能源項目資源。抓實氫能重大項目布局落地、關鍵環節技術攻關、聯盟建設運營,推動綠氫產業鏈發展。發揮“綜合”“智慧”優勢,加快推動一批大型綜合能源項目落地建設,全面推進綜合智慧能源增長極擴規模、創模式、強管理。
江西公司。強攻新能源補短板,全力攻堅集中式項目,穩健布局分布式項目,確保全年完成開工投產任務目標,開工和投產規模繼續保持區域領先,競爭優選容量力爭區域領先,創效水平有質的提升。高標準開工建設神華九江二期;積極爭取增量指標,推動續建國能九江8號機組、擴建黃金埠二期,擴大清潔高效煤電領先優勢;穩步推進遂川抽蓄項目,力爭年底動工。強攻綜合能源服務樹樣板,堅持一企一策、一業一策,融入地方發展戰略,用好碼頭、鐵路、管線等資源,輻射發展電、熱、冷、氣、水等產品多聯供,推動電廠與城市及園區深度融合,重點在供熱等方面做出樣板工程,同時以網為紐帶、以源為中心、以儲能電站為依托,加快打造虛擬電廠平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重慶公司堅持新能源多元化、快速化、規?;?、效益化發展,奮力開創公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推進新能源發展,對標對表“雙碳”目標,搶抓發展機遇,舉全公司之力加快發展新能源,千方百計破解制約因素,確保新能源項目實現開工投產年度目標。
貴州公司充分發揮產業上下游優勢,加強項目前期優化,確?!巴懂a一個、盈利一個”,力爭實現新能源資源儲備、路條獲取任務目標。著力加大綜合能源開發,加強地企聯系,深挖資源利用,因地制宜開展固廢、供汽、供電、供水、供暖、電動重卡等綜合能源服務。推進安順公司供熱、福泉公司供熱、織金公司脫硫石膏綜合利用、紅楓電廠抽水蓄能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取得成效。
寧夏電力。加快推進寧東150萬千瓦復合光伏項目、兩個競配項目和配套儲能設施高質量高效益投產;全力爭取寧夏騰格里光伏大基地和采煤沉陷區配套新能源資源落袋為安;扎實做好抽水蓄能前期工作,確保優選競配成功,奮力打造集團在寧新能源高地。二是推動火電清潔化轉型。做優存量,統籌推進現役機組“三改聯動”,重點做好鴛鴦湖2號、靈武3號汽輪機通流改造等20項節能改造項目,加快推進鴛鴦湖F區動力站、平羅供汽等6項供熱改造,改造后供電煤耗達到同類型機組先進水平。做大增量,力爭中衛熱電擴建4×66萬千瓦、六盤山2×100萬千瓦項目年內開工。三是推動綜合能源快速發展。集中優勢資源發展重點區域,全力開拓石嘴山、平羅、英化和大武口四家電廠粉煤灰筑路綜合利用量;積極拓展鴛鴦湖、中衛、平羅公司綜合能源業務種類,打造集團綜合能源示范企業。四是推動化工強鏈擴鏈。加速“低碳新材料產業園”“寧東新材料產業園”建設,高標準投產30萬噸電石爐技改工程,實現化工低碳、高端化轉型升級。
云南公司堅持外拓資源,內抓建設,力爭全年完成新能源資源獲取、開工及新增投產任務目標,2024年底總裝機容量實現翻一番??茖W開展戰略性新興能源布局,推進地熱發電梯級利用試點項目實施,參與氫能試點示范項目前期工作,結合現有廠站資源積極開展電化學儲能以及新型儲能研究。拓展綜合能源服務能力,推進綜合智慧能源基地建設,做好電動重卡項目推廣應用。
海南公司謀劃樂東火電廠碼頭綜合利用、儲能、供熱等工作,做好“煤電+”文章;加快推進三亞東2×46萬千瓦天然氣發電項目主機招標、五通一平等工作,力爭6月底前開工建設;深入對接海南省能源發展規劃,積極獲取海上風電等優質資源;高標準完成現有集中式光伏項目建設工作,加大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加強與國內知名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積極推進“海水制氫”“摻氫燃燒”等重點項目研發;建設海南區域新能源集控中心,實現基于雙機集群運行環境下核心芯片、操作系統等全技術鏈條自主可控,構建區域多能源協同互補能效機制,持續提升區域發電效能;采用光儲直柔、全釩液態流體長時間儲能系統和柔性充電樁、智慧燈桿、花朵風機等先進的能源科技和節能降碳技術,高標準推進博鰲零碳示范區“三合一”項目,助力海南省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綠色低碳標桿。
烏海能源。綠色轉型方面,協調推進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充分用好現有構筑物等資源,加快實施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逐步實現產業發展迭代升級。
西藏公司。推動易貢藏布流域一體化基地及有關重點項目納入自治區和國家相關規劃。加快推進水電項目前期工作,抓緊啟動兩個抽蓄項目預可研。積極拼搶爭資源,加快推進集中式光伏項目的可研,力爭列入年度保供項目,有序推進一體化項目規劃研究。統籌抓好多布光伏、那曲風電、冷達主體工程、忠玉籌建工程建設,嚴格做好“五控制”。
青海公司全力以赴推進“一示范兩基地”發展布局,高標準建設好瑪爾擋“水光蓄儲”一體化和海西、海北三個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以多元快速??稍偕茉匆幠;l展。在工程建設上,全力推進瑪爾擋水電站建設,確保2023年10月底下閘蓄水和2024年3月首臺機組發電目標如期實現。高水平謀劃抽蓄電站布局及建設,同德抽水蓄能電站主體工程開工。在資源爭取上,依托青海資源優勢,積極申報國家第三批沙漠戈壁荒灘新能源大基地項目,牽頭開發瑪爾擋“水光蓄儲”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示范基地和海西州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多能互補基地。
陜西公司以“兩個堅持”集全公司力量做到光伏與風電整體謀劃,重點突出場站式電源項目,大基地、大項目實現突破,跑出更快的發展“加速度”,確?!笆奈濉毖b機規模翻兩番。
湖南公司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全力以赴爭取新能源建設指標,推動“兩個聯營”落地見效,狠抓環洞庭湖清潔能源規?;亟ㄔO,打造洞庭湖西岸“風光火儲”多能互補示范基地,將基地建成湖南能源新地標、湖南青少年綠色能源科普基地、旅游打卡地;加快綜合能源利用,推動寶慶公司、永州公司供熱改造,岳陽公司配套工業園區熱、電、冷、汽、水聯供等項目;大力推進優質集中式光伏項目開發,推動整縣光伏項目和空氣儲能項目建設,促進公司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遼寧公司全力推進風光建設指標轉化落地,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確保遼寧、康平、柳樹屯、朝陽等基地實現開工投產全年任務目標。大開、沈西進一步做實海青工業園、排水公司、廠內等光伏項目前期工作準備,確保在上半年開工,“十一”國慶節前并網運行。
低碳院依托30余項低碳核心自主技術,面向“碳排放雙控”政策下,煤電等產業重碳特征的行業共性問題,著力研發碳排放核算、CCUS、綜合能源、多能互補等先進適用技術,瞄準新型催化劑、煤基新材料、煤制化學品等重點方向,推動現代煤化工“三化”發展。在“水”上下功夫。依托水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面向“以水定產”政策下,產業用水安全的行業共性問題,積極承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長江大保護科研項目,著力研發水資源評估及數字化系統、水處理技術及裝備等先進適用技術,破解水資源制約難題。依托氫能研發平臺、氫能裝備公司及重大項目經驗,面向“氫能大發展”政策下,氫能產業發展慢、技術難度大、綜合成本高的行業共性問題,著力圍繞可再生能源制氫、煤化工灰氫替代、機車船舶用氫等重點方向,加大氫能制取、加注、儲運、檢測等技術研究,驅動集團氫能產業形成優勢、加快發展。
新能源院以浙江梅嶼電化學儲能等重大科技示范工程項目為抓手,打造國內首個以大容量集中式儲能電站為主體的虛擬電廠,填補我國集中式儲能電站應用的技術空白,提升清潔能源消納水平。依托重點研發平臺提升創新實力,綜合能源仿真平臺著力建立風光火儲一體化技術體系,高質量服務集團公司大基地建設;儲能檢測研發中心打造具有國際認證的檢測平臺,為集團儲能試用集成、擴大規模應用提供強力支持。圍繞關鍵技術領域分級布局,在新能源、智慧能源、綜合能源、CCUS、靈活發電等領域尋找突破口,重點做好“10MW-20MW級深遠海浮式風電國產化研制及示范”“面向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多能耦合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項目科技攻關。
寧夏煤業。寧煤煤礦智能化建設也按下了快進鍵,將建成紅柳、金鳳、棗泉、麥垛山4個智能化示范礦井和梅花井、棗泉示范洗煤廠,并啟動其余礦井和洗煤廠智能化建設,同時加快上海廟礦區開發建設步伐,增強高質量發展產業支撐。
國神公司。注重綠色發展,全力落實“兩個聯營”部署,依托煤電一體化基地,加快可再生能源規?;l展;科學籌劃后備資源開發保有接續,加快布局一批大型清潔高效煤電。注重改革創新,全面深化煤電一體改革,加大煤、電融合力度,打造高水平煤電聯營示范;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信息技術與煤電融合發展,加速推動智慧電廠智能礦山建設。
煤炭經營公司。加快數字化轉型、數字購銷體系建設、新電商平臺建設,全面服務集團一體化、數字化管理體系。充分依托集團公司“一網三平臺”,集成公司現有的信息化應用系統,用數字化思維和信息化實踐推動業務模式重構、管理模式變革、商業模式創新。
朔黃鐵路以數字化智能化保企業綜合實力提升,實現“運輸生產智能化、運營管理智能化、決策分析智慧化”。積極推進智能鐵路大腦平臺建設,匯集運輸生產全流程數據,通過大數據和智能分析技術,實現運輸生產、經營管理、綜合管理高效協同和信息技術與業務應用深度融合。
鐵路裝備公司聚焦落實能源保供責任,以數智化成果做全力保障集團一體化運營,積極推動集團運輸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通過扎實推進運輸組織強基擴能,持續發揮重載鐵路貨車智能運維“狀態修”、智慧調度系統和智能決策輔助駕駛艙的管理決策指揮優勢,持續推動“三率一時”單車指標管控,擴大檢修列次化組織效能,助力集團鐵路運輸主通道通過能力持續提升,確保了能源運輸“大動脈”穩定高效。
化工公司。加快推進榆林、哈密、鄂爾多斯、包頭四大基地項目建設,打造能效高、水耗低、碳排少、效益好的煤炭消費轉型升級樣板工程。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全面總結榆林化工5萬噸/年聚乙醇酸示范項目建設、運行經驗,完成系統優化升級工作。推動煤化工與新能源耦合,開展綠氫規?;娲桨秆芯?,積極獲取配套新能源資源。
資本控股全方位對接集團“一網三平臺”信息系統建設,共建智能化網絡生態。積極主動、對標先進,在集團公司一體化模式中找準切入點,把金融產品與服務融入到集團產業生態鏈之中,精準對接實體產業需求,提高金融服務的適用性,提升金融服務智能化水平,助力平臺化發展、數字化運營和產業鏈協同,形成“集中統一、協同高效、上下一體”的業務協同運作機制,推進集團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入。
黃驊港務。圍繞主責主業精準發力,堅決守好能源保供底線。緊跟集團一體化產業鏈生產節奏,分層級建立長效聯絡機制,實現與產業鏈相關單位無縫銜接;堅持壓艙水督排、待移泊等多項舉措,壓縮船舶在港停時;優化協調保障機制,充分發揮港口區域協同效能。進一步推進煤港標準體系建設,提升工作效率。
天津港務。創新打造“1443N”智慧企業建設體系,即建設統一的IT基礎資源保障和四個基礎技術平臺;創新覆蓋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控治理、一體化運行維護、網絡安全、深化創新應用四大信息化保障體系;加快實施公司工藝智能化、運營數字化、決策智慧化三個層面的信息化建設;完成對黨建管理、安全管理、生產管理等六大業務領域數字化支撐。重點抓實公司工藝智能化水平提升和管理運營數字化應用,開展TOM系統的深化擴展應用,實施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和設備全壽命管理系統開發,推進“四重一要”管理系統和綜合計劃管理系統建設,探索輔助決策智慧化建設,助力智慧企業建設。
數智科技公司。加快“一網三平臺”建設,深入拓展 ERP 系統業財一體優勢,加強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和網絡安全建設,高標準打造智能礦山、智能電站、智慧化工、智慧運輸、智慧安全環保等項目標桿。在集團企業管理、營銷、科研、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和系統智能化建設,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創造新價值。
信息技術公司。以數據資源為依托,深入挖掘數據價值。推動集團全類型數據融合、全過程數據管控、全產業數據協同。努力為集團推進數字化轉型、建設智慧能源企業、打造世界一流提供高水平、專業化的信息技術服務。
大渡河公司圍繞“基地化、規?;?、一體化”發展思路,突出水電、新能源“兩線并進”,立足大渡河流域水電規模和互補調節優勢,加快落地大渡河流域干流水電擴機和抽蓄規劃、大渡河水風光儲一體化送出專項規劃、水風光儲一體化智慧運管規劃。緊盯大渡河流域沿岸資源競配,全力守住流域新能源基本盤,發揚“四千精神”,加快光伏項目開發,拓展抽蓄項目,打造大渡河上游阿壩州、中下游瀑布溝兩個千萬千瓦級水風光一體化清潔能源示范基地。
黑龍江公司。依托煤電一體化項目基礎優勢,高起點謀劃哈爾濱熱電公司二期熱電聯產項目,以規?;?、效益化、智慧化、科學化打造集團一流火電企業。堅定不移推進“雙碳”轉型,配套開發百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全力打造黑龍江省“兩個聯營”示范項目。
金沙江公司。確保旭龍水電站如期實現大江截流,全力加快形成抽水蓄能項目的開發布局,積極推進光伏資源爭取與開工建設。穩步推進抽蓄光伏項目落地,統籌啟動旭龍送出工程。
新街能源。積極探索“一礦兩井”“一礦多井”建設模式,打造集約高效的集群示范區、創新驅動的智安引領區、多能融合的低碳先行區、價值引領的和諧樣板區。
珠海港務。加速北海碼頭工程建設進程。探索西江北江,打通全流程物流新通道。緊密跟進清遠電廠及配套碼頭、梧州翅冀鋼鐵項目進展,探索深度多元合作方式,構建全程物流配送網絡。加快推進智能“采制化”項目,打造港口行業示范引領項目,開展裝船機自動化系統研究,謀劃數據中心建設,推動灑落煤綜合治理技術推廣應用。